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

解放孩子的潛能 - 華德福父母指南

最近讀到蔡穎卿老師的一文,請參看老師部落格

“教養無法臨時抱佛腳,事到臨頭,通常父母親只有兩種態度可以選擇,毫不在乎或耳提面命。

我相信幫助孩子成長是一份得先苦而後才能輕鬆或甘甜的工作,它所考驗的,並非孩子的資質,而是父母的價值觀。一個孩子能不能在言行舉止間化紀律為自律的美感,在他們還沒有成為人生的正駕駛前,父母的方向盤掌握了真正的道路。“
而手邊正有本【解放孩子的潛能-華德福父母指南】譯者是吳蓓。看過不少華德福父母指引的書,而這本是比較【嚴厲】一點的啦!(所以小樹園丁怎麼會是對父母要求嚴格的老師呢)

看看作者列出孩子需要的能力

*日常道德行為能力
*人際交往能力
*團隊合作能力
*創造力/原創力
*解決問題的能力
*判斷力
*興趣和熱情
*溝通技巧
*靈活性

日常道德行為,是指出於個人的領悟,以道德規範去做事,而不是聽別人的想法。

看到這些,先別想我家小孩有那些,而是先算算自己有多重。
這些人格特質是臨時佛腳抱不到也演不出來的,卻是家庭教養顯微鏡喔!
我想大部分父母(不只華德福父母吧)都會希望孩子是有【家教】【可愛】有美好個性的吧!
偏偏這些卻是要花苦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偷懶不得的,所以當書上說,父母在懷孕之前,就要好好仔細想清楚【要孩子的原因理由】和【可以做到的付出有多少】(書頁39-41)。這些咄咄逼人的自省問題,可能會讓台灣可憐的嬰兒出生率在往下掉,讓已經做父母的【虧欠自責感】更重吧!

所以此書並沒有很粉紅浪漫的手染絲巾與可愛布娃娃。有的是自省,練習與實踐的教導。但園丁覺得這才比較像我所領受的華德福教育,紮實地面對生活的真正面貌,讓孩子與大人都往更【好】的【人類】方向邁進。

而在七月參加雲林縣政府辦的座談會裡,三位資深的人智學特教老師們,也帶來相類似的訊息。

如果我們將生活中裡的柴米油鹽行走坐臥,都當作是在做件【大事情】看待,態度就不會隨便與不在乎。(這不是只針對特殊孩子喔)
在解放孩子的潛能之前,做父母的需要的是解放更多的老舊自我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